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新闻资讯 > 三中快讯

善德若水润心田――邵东三中扬善教育扫描

作者:shaodongxian     发布日期:2021-11-10     点击:

  [编者按]扬善教育是三中的一面旗帜,在她的薰陶下,三中学子在读书成才的同时,更懂得了真善美的价值,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扬善教育已深入人心,声名远播,在全省全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7月4日,由《湖南日报》、湖南卫视新闻联播、《潇湘晨报》、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湖南红网五家大型媒体组成的大型新闻采访团,专程来到三中进行采访,且相继对扬善教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报道,作出了高度评价。8月5日,扬善教育案例被评为湖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获奖金1万元。现将《湖南日报》7月25日头版头条报道我校扬善教育的文章刊发如下,以飨读者。

邵东三中扬善教育扫描

  悠长暑假,在省重点中学邵东三中,每个学生都有一份特殊的假期作业,即开展"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的"双献"活动。每个学生都要填"双献记事卡"、写心得体会。为了这份特殊作业,帮别人推车,替老大爷挑水,为邻居做家务,学生们争着去干;家中洗衣、做饭、喂猪、扫地等零碎事,他们样样动手。爱心和孝心通过学生们的手,融汇成浓浓真情,流向一个个家庭、流向整个社会。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邵东三中开展扬善教育带来的效果。

  因为有善,学子们的心灵充满阳光和温情;因为扬善,一批批品学兼优的学生从这里走向社会。连续6年来,邵东三中的高考上线人数和平均成绩,一直位居邵阳市第一。今年,该校的本科上线人数就达到了456人。

"要成才,先成人"

  近年来人们不无忧虑地看到,由于日益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和各种伦理观念、生活方式的急剧碰撞,不少青年学生开始变得自私狭隘:面对弱势群体,他们的脸上露不出一丝同情;在班级集体,他们处处以自我为中心;走向社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这些现象,使邵东三中校长李振民陷入深深的反思:要成才,先成人!能不能走出中小学德育教育形式主义多、目标定位高、难以深入人心的误区,找到一条新的途径,使德育工作变得切实可行呢?李振民将思维的触角伸向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领域,一个理念在他的心墙上清晰地映现:扬善!

  所谓扬善,就是人性中善的"种子"进行提醒、培养、张扬和开掘,使之不断发扬光大,让每个学生都有善心、善言、善行。2000年3月6日,在学校的开学典礼上,李振民向全校师生发出了扬善教育宣言。为了使扬善教育长期化、经常化、系统化,学校成立了扬善教育领导小组和扬善教育研究会,编有扬善教育内部刊物。

善之心 贵养成

  怎样才能够让德育教育入耳、入脑、入心?邵东三中的扬善教育,不提过高标准,不喊空洞口号,而是告诉学生最基本最起码的做人的道理。每一个环节都结合教学活动和学生在校的日常生活(该校学生大部分是寄宿生)进行,让学生们在点点滴滴中明白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让大家在潜移默化中增强爱心、同情心、责任感,养成良好的习惯。

  排座位是一项班级日常管理工作,但邵东三中很多班主任却将它用扬善教育这根红线串了起来。过去往往是班主任一人排定,效果并不理想,有说个子矮的,有说眼睛近视的,都想坐个好座位,找个好同桌,班主任为此很犯难。现在,班主任干脆让学生自己编排座位表。角色一变,学生的境界跟着变了。大家也都知道讲大局、讲谦让了。一些个子不高但视力好的同学主动要求坐到后排;过去对同桌挑三拣四的同学也学会了宽容。排座位,排出了扬善新风尚。

  "世界并不缺少美,而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邵东三中的朱高云老师给他班的学生布置了一道扬他人之善的作业:"每个人写出你熟悉的本班10位同学的优点。"同学们伴着一种新奇感,认真地思索和写了起来。然后,朱高云老师每次上课前,都拿着学生写好的评语在班上朗读几张。无论是评语中表扬的同学还是评语的作者,其心灵都受到善的陶冶。班上在无形中发生了很大变化:同学之间关系更融洽了,值日生更主动了,教室布置得更整洁了,学生见到老师更有礼貌了。更重要的是,原来以为在别人眼中都是缺点的人变得更有信心了,原来自以为是、总是看不起别人的人也知道用另一种眼光去发现和欣赏别人的优点了。

  邵东三中的扬善教育不讲过多的道理,但却非常注重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由于学校倡导善心、善言、善行,家庭困难的学生在这里读书不自卑,基础差的人在这里读书不灰心,为了自己在学习上出人头地而不顾一切、不择手段等不良心态的行为更是少见,相互之间存在的是一种互帮共进的良好氛围。因此,该校在每年的高考中,虽然全省、全市的"尖子"不多,但却能齐头并进,以团队取胜。这正是许多家长所看重的,不少外县和邵阳市区的家长都乐意把孩子送到这里来读书。

  家长们看重邵东三中的更在于这里的校风好,教出的学生既好学又懂事,既有爱心,又有孝心。在邵东三中,唐绍军输血救母的故事广为流传。2000年6月,168班学生唐绍军的母亲在田间劳作时突然胃大出血,被送往县人民医院抢救。输血一刻也不能耽搁!但是输血的钱从哪里来呢?囊中羞涩的父亲犯难了。唐绍军闻讯赶到,看到奄奄一息的母亲,眼泪禁不住"吧嗒吧嗒"往下落。他知道,母亲之所以病倒,完全是为他们兄弟读书而劳累所致。借钱已来不及了,唐绍军果断地对医生说:"抽我的血吧,前些天高考体检,我的血是O型。"医生回头看了看这个瘦弱的小伙子,说道:"你身体这样瘦弱,行吗?""我的身体是母亲给的,为了救母亲,我应该献出我的一切!"医生被感动了,点头默许。经过一阵紧张的忙碌,唐绍军殷红的血流入了母亲的体内,100、200,共输了500毫升。母亲得救了,唐绍军笑了。

欲善人 先善己

  "教师就是学生的‘样子’,一个教师就是一所学校。"在扬善教育的实践中,邵东三中的教师总是站在最前列,处处用自己的高尚品德去熏陶感染学生,用自己的崇高心灵去唤醒学生,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

  陈建军老师是原高三184班班主任,一天晚自习时,他习惯性地坐在讲台上边抽烟边批改作业,全神贯注中,香烟一根接一根地燃烧殆尽。后来他猛一抬头,发现靠近讲台的几位同学在不停地用手驱赶着笼罩在周围的浓浓的烟。陈老师猛然意识到了什么,连忙将手中的烟头掐灭,然后,若有所思地望着大家。突然,他用颤抖的声音向同学们表态:"同学们,对不起!我不该在教室吸烟,影响大家的学习。从现在开始,我向你们保证,为了给大家创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陈老师正式戒烟,并请你们监督,如果我没有做到,你们以后可以不听我讲课。"语音刚落,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写评语,在有些老师那里,看不到情的流淌、善的笑意,尤其是对后进生,字里行间还往往透露出厌恶,让学生不敢面对。然而在邵东三中,这项工作被注入款款深情,充满了善意的鞭策与鼓励。

  "知道吗?与中考相比,你进步很大,前进了几个名次,不容易。""老师认为,爱看小说是喜好读书的表现,喜欢下棋的女孩子往往十分聪明,这正是你的优势所在。当然,任何事情都要处理得当,处理好了,就会相得益彰,是吗?"……

  小小评语,浓浓师情,莫大鼓励。

(原载2005. 7. 25《湖南日报》头版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