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学子天地 > 情感交流

邵东三中求学往事

作者:shaodongxian     发布日期:2021-11-10     点击:

  近日,邵东将引进民营资本在邵东市区启动邵东三中建设的消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作为曾在邵东三中求学的我,不由得回想起那段记忆深刻的青葱岁月——

井底之蛙向往外面的世界


【20多年前的毕业照】

  1991年,得知邵东三中初中部在全县范围内举行一次选拔考试,择优录取初一新生。我所在的周官桥乡肖家冲小学,包括我在内,一共去了三人参加考试。

   从肖家冲的家里出发步行五六里路,然后在周官桥乡的"光子山"老衡宝路边,花7毛钱坐车到邵东三中所在的火厂坪镇参加考试。在此之前,我常年呆在肖家冲,从来没有出过远门,偶尔随父母去一趟离家十几里路远的县城,是毫无见识的井底之蛙。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与渴望。

   第一次见到邵东三中,只见红色墙体的房子倒映在校门口的池塘里,远远望去校园内树木葱茏,校门上方"湖南邵东三中"六个大字遒劲有力,校门一侧有一株高大苍翠的柳树。当时看到这学校真的感到热血沸腾。考试完之后逛火厂坪街,觉得火厂坪街又大又繁华!其实当时的火厂坪,就是一条主街,房子建在老衡宝路两边,街道上遍布钢材店和钢球厂。

   参加考试时在心中暗暗发誓,读书就要读这样的学校,一定要考上这所学校!考试就是考语文数学两科,语文的作文题是《观星》,这样的作文题对小学生来说有一点难度。据说和我同届不同班的一个女生,因为父母长期分居两地,从天上的织女星牛郎星入题,写得非常感人,作文拿了满分。

   心心念念,必有回响。二十多天揭榜后,我还真的在选拔考试中脱颖而出了。

喜欢赖床的人应该没出息

   进入邵东三中读书是寄宿制,我还记得我们的宿舍就在学校礼堂后面,宿舍前面有一个小花园,遍植七里香、腊梅等花草树木。宿舍是双层床,一间宿舍睡十几个人。

   那时的邵东三中,校风非常严谨,每天六点半就要起床做早操,晨跑。起床的号令就是学校的广播室播放歌曲,那时放得最多的歌曲是刚刚流行的小虎队的《爱》:"向天空大声地呼唤,说声我爱你……"在家里读小学懒散惯了的我,刚开始一点也不习惯这种紧张的生活,一听到广播里的歌就头皮发麻甚至想哭!直到现在,一听到小虎队的那首《爱》,我就下意识地想起那段岁月。

   那时想赖床的大有人在,到了做早操的点,抓校风的周求晚副校长,扯着大嗓门高声吆喝,还扛着一把竹扫帚,逐个寝室去撵那些赖床的同学。我对周校长印象非常深刻,在三中读书的三年时间,我记得他每天清早就起床管学生了,无论酷暑寒冬,那时候他已经双鬓斑白了。他曾在一次大会上说过: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首先要战胜自己!比如在寒冷的冬天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要把被子猛地掀开。一个喜欢赖床的人,应该是没出息的人。

   一两个月后,我就习惯了那种紧张而有规律的生活,每天早上做完早操后,沿着学校后面的渠道跑步一圈。学校后面的水渠,两边长满了槐树,开花的季节,槐树上面挂着一簇一簇白色的小花,沉甸甸的花束迎风摇曳,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

无法忘却的那些人

   时间虽然过去近三十年了,但当初教我的老师我都记忆犹新。

   教语文的是佘志斌老师,一米八多的大个子,人虽然魁梧,却有点腼腆。记得入校没多久,三中校友周美华将军回母校视察,周将军走进我们教室后,佘老师顿时面红耳赤,说话都不利索了。数学老师是罗交晚,那时他刚刚大学毕业,一脸的朝气,宛如邻家大哥,讲课时激情十足,一支粉笔写得只剩一点点后,抛粉笔头的姿势非常潇洒。他非常敬业,待学生极好,经常在晚自习时间跑到教室给我们辅导功课。令人扼叹的是,罗老师后来通过考研,进入广州大学工作,去年被其同事残忍杀害。

   我们的英语老师是刘超,一头卷发,戴着深度近视镜,有点像"老外"。有时周末留校,他就叫我去他家吃饭,吃完饭他开玩笑说你不能白吃,得帮我做点事——打蜂窝煤。物理老师彭国民,在课余时间,她喜欢和我们聊点新鲜话题。我至今记得她曾说过:再过二十年,打电话的时候,不仅听得到声音,还可以看见人。在当时,固定电话都没有进入寻常百姓家,彭老师讲的这个事,我们都觉得是天方夜谭。然而现今视频电话已见怪不怪了!

   老师们不仅对我们的学习严格要求,对我们的生活也关心得无微不至。从初二开始,彭国民老师担任我们的班主任,她每晚都要到宿舍巡查,在冬天摸一摸我们的被子是否单薄了,门窗是否关好了……

   在邵东三中求学的三年里,我至今铭记在心的还有一个人,她就是当时邵东三中的校医——肖端阳老师,周求晚副校长的爱人。1992年夏,我患上了非常严重的扁桃体炎,疼痛难忍,根本吞咽不了饭菜。我到校医务室治疗,肖老师给我开了消炎药后,说:你这几天不要去食堂吃饭,我给你熬粥!

   此后五天时间,每到就餐时间,她就熬好了粥装在保温桶里,放在医务室等我去吃。直到我的扁桃体炎痊愈。粥是大米加绿豆、豇豆一起煮的,熬得很粘稠,易于吞咽。那是我这一辈子吃过的最美味的食物。肖端阳老师给我熬五天粥,完全出自母性,出自大爱!这么多年过去了,我对她所谓的回报也就是一直记住这份情。

埋下一颗梦想的种子

   邵东三中那时的学习条件好,特别是学校有阅览室,让我开阔了视野。进入三中之前,我接触的课外书非常有限。三中的阅览室里有数百种报刊杂志,阅览室在晚餐之后开放,我经常在里面进行一个多小时的课外阅读。

   增加了阅读量,自然也就喜欢写点小文章。在初二那年,我在全校的一次征文活动中获奖。文章被编入了"山钟"文学社的内刊。文学社的辅导老师是傅应湘,复旦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我至今记得那期杂志傅老师写的卷首语中的一句话:不要因为别人的恭维沾沾自喜,不要因为别人的诋毁闷闷不乐……

   文章被编入一份油印内刊,当时对我而言却是极大的激励。也为我埋下一颗梦想的种子。

   不久后,我自己办起了一份名为《追梦人》的"报纸",挑了十来篇自鸣得意的文章,和同学曾韬用钢板蜡纸刻了出来。曾韬是三中的教工子弟,认识学校文印室的主管,得以从学校文印室印刷了三百份出来。

   我们背着三百份油印报纸,从火厂坪中学、棠下桥中学,一路卖到周官桥中学、麻阳祖中学。那些学校的老师,听说我们是从邵东三中过来的,非常热心地帮我们推荐,一天时间三百份报纸销售一空,赚了100多块钱。那时,学校食堂的水豆腐都只要一毛钱一份,100多块钱可谓一笔不折不扣的"巨款"。

   "办报纸"赚了钱,我们在学校门口痛痛快快吃了一次"糖油粑粑"。早年在邵东三中读过书的人,应该都记得校门口的"糖油粑粑"。那种粑粑酥甜可口,吃完之后齿颊留香。当时一毛钱一个。

依然记得当年的校训

   那时的邵东三中,乃湖南省唯一一所坐落在农村的省重点中学,教育质量在邵阳地区名列前茅。这是一群优秀教师的辛勤付出的结果,同时与校内浓厚的学习氛围密不可分。

   那时,邵东三中的校训是"勤奋进取,谦逊自强"。如今不知道会不会与时俱进,改成别的了。校训就高悬在礼堂大门口。每天触目即是。进入邵东三中读书的学子,绝大部分都是非常勤勉的。天下事,业广为勤!校训乃一校之魂,是一代一代的教师和学子们传递下去的精神。作为一个标尺,校训激励和劝勉在校的教师和学子们,即使是离开学校多年的人也会将校训时刻铭记在心。

   我们读初中时,临近考试晚自习结束后点蜡烛夜读是常见的事。为了抵抗疲劳,我们喝那种售价两块多钱一瓶的"补脑汁"。那种药,棕色的玻璃瓶子装着。每次喝一瓶盖,立马睡意全无精神抖擞。

   离开邵东三中近三十年了,但我此生无悔入三中。邵东三中,作为一所名校,在名校光环的背后,是兢兢业业的管教,无私无欲的付出,是润物无声的滋养。有人说,一所誉满社会的名校,是靠精气神站立起来的。

   我读书时的邵东三中,其精气神就是当下邵东教育提出的"纯粹教育",真的很纯粹!

   我深信,三中在邵东市区修建新校区之后,消弭城乡差别,将当初的精气神一脉相传,将依然是当之无愧的潇湘名校!